專題文章

引言

  2014年適值「國際家庭年」20週年, 在5月15日「國際家庭日」前後, 香港教會也頻頻出現因家庭議題而造成的爭議。香港基督教浸信會、播道會及宣道會於五月十六日在明報刋登名為《宣明婚姻立場,維護家庭價值》的聯署聲明,一共收集了177間堂會、機構和學校,以及超過14,000個 個人的支持,可說是香港教會近年來最有聲勢的聯署行動, 聯署以捍衛家庭為名, 實則卻是譴責同性戀, 排擠一切在「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以外的家庭組合, 是赤裸裸的將性小眾污名化。5月18日, 由「維護家庭基金」發起的「愛爸媽,愛我家」巡遊(簡稱「五一八巡遊」)則假借響應「國際家庭日」之名, 行違反平等、尊重人權精神之實, 強調家庭要「一夫一妻」, 將家庭狹窄地定義為「有爸媽、有孩子」的結構, 同樣漠視社會上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家庭, 以及他們所面對的困難。然而, 香港仍有一群關心不同家庭的基督徒, 他們接納差異, 理性且到肉地思考何謂基督教的家庭價值, 《酷外:2014國際家庭日特輯》是我們作為同志友善基督徒對家庭的反思, 另附相關的報道及文章, 讓大眾可以了解、正視、探討就在我們身邊, 現實地存在的家庭。

網上報道及文章:

【時代論壇】

「以基督大愛慶祝國際家庭日」祈禱會 盼兄姊接納不同形式家庭組合(5月19日消息)

【獨立傳媒】

「五一八巡遊」違反聯合國對家庭的原則

【信仰百川】

 「愛爸媽,愛我家」巡遊小記 

只有「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婚姻才合乎上帝心意?── 從釋經學剖析創二24的意義

【其他】

518 令我羞為信徒  陳到 (有種美德叫有種)

周一嶽:萬家溫馨 以愛傳承

平機會:性小眾也是家庭一分子 (蘋果日報, 2014年05月15日)

反同團體改名堂 化身維護家庭基金  註冊地址為明光社 周日辦遊行 (蘋果日報, 2014年05月15日)

 

勿把家庭偶像化
莫介文

引言

聯合國將每年的五月十五日定為「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而今年的國際更標誌國際家庭年的二十周年紀念。國際家庭日的目的是「促進對有關家庭問題的認識,增加有關社會、經濟和人口對家庭影響的知識」,而今年的主題則是「回顧家庭面臨的挑戰並提出解決建議」。[1] 有見及此,本文嘗試從基督教神學的角度,指出家庭在今日香港所面臨的危機,讓基督徒和教會對家庭有更深入的認識。筆者認為,在今日的香港,家庭的危機乃源於教會奉家庭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

家庭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

對很多基督徒來說,婚姻和家庭是上帝親自設立的,是從人類受造直到如今,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而且,這家庭只有一種形式,就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其他任何形式的組合都被排除在婚姻和家庭制度之外。另一方面,如果「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便是美滿家庭,那麼,美滿家庭便只會淪為一個抽象的命題,當中種種人際的複雜性完全被抹除。或者,反過來說,所有符合「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家庭必然是美滿和合上帝心意的嗎?若不,以此作為家庭價值的核心或總綱又有何意義?

對於5.18巡遊的一些思考與看法

作者: Minnie Li (May 20, 2014)

前日,浸信、播道、宣道三大宗派發出了《宣明婚姻立場,維護家庭價值》聯署聲明,旨在反對同志平權運動關於同性婚姻的訴求,並強調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婚姻為神所唯一認可的婚姻形式。同日,一場盛大的「愛爸媽•愛我家」巡遊在尖沙咀舉行,大力支持的機構名單中有著聯署的三大宗和一些歷史悠久的反性平權運動的團體。雖然巡遊籌委會出聲明否認其與三大宗聯署有關,但如此巧合或默契,再加上巡遊特別指出"社會風氣"問題,以及流出的某些教會內部鼓勵會友參加巡遊的訊息內容,很難想像這個巡遊本身的訴求和聯署聲明沒有關係。

王美鳳牧師的分享

我們怎樣在生活中去具體實踐愛爸媽和愛我家? 這是我的個人反思,亦是教會和社會的反思。愛,不是口號,是具體的去付出和關心。學像基督。是什麼令人不能愛家和愛爸,是那些同性戀者嗎?

看到'愛爸媽,愛我家,一夫一妻,一男一女' 的宣傳推廣運動,我想到那些單身沒有結婚的,離婚的,受家庭暴力影響的,單親沒有父或母的,甚至雙親也沒有的孩子; 另外還有那些同志孩子的父母和家人,讓我們記念他們的需要和面對的壓力,因為他們不是活在教會倡議的主流和健康家庭的定義和處境中。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多元及複雜的現實世界。 家庭關係和模式從來都是多元化的。

求主賜我們愛心和智慧,並心意更生而變化,察驗神純全可喜悅的旨意。誠心所願。

「以基督大愛慶祝國際家庭日」祈禱會
盼兄姊接納不同形式家庭組合
(5月19日消息)

甄敏宜

 

【時代論壇訊】「彩虹之約──共建同志友善教會」於五月十八日(主日)傍晚假九龍佑寧堂舉行「以基督大愛慶祝國際家庭日」祈禱會,為教內兄姊能接納社會上不同形式以愛建立的家庭組合而禱告。聚會約有十多人出席。

聚會形式主要以經文、多首泰澤短詩、靜默及禱告等環節連貫整個聚會,並以投映機播放一些近期本港發生的事件資訊,如「愛爸媽・愛我家」活動、三宗 「對婚姻與家庭的立場宣言」聯署聲明、婚姻條例草案等,讓參加者安靜地去思考何謂家庭、「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可三33),而大會深信「凡遵 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可三35)

以基督大愛慶祝國際家庭日

家庭在20世紀80年代是聯合國日益關注的對象。隨後,大會在1987年 12月7日邀請「所有國家,盡可能提供他們關於國際家庭年的意見和建議」;並以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故此今年是國際家庭年20週年了!5月15日也是國際家庭日。

家庭,是社會基本的單位,也是安身立命的地方。隨著時代轉變,家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家庭的規模縮小、年輕人結婚年齡推後、配偶生養兒女數目減少、同居不 婚、單親家庭、離婚再婚、同性伴侶家庭,家庭的組合也不一定有血源關係!家庭單元存在於每個社會裏,規模雖小但卻舉足輕重。今天,當香港社會變性人婚姻與 《2014年婚姻(修訂)條例草案》爭論喋喋不休;教內有部份人士強調「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之際,適值國際家庭日,一個對多元家庭深度接納包容的節 慶,讓我們努力增強這些不同的家庭,以基督大愛慶祝國際家庭日,使我們整個人類大家庭能夠取得更大進步。